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看到网络上被热议人工智能话题小编我终于忍不住了。小编做过游戏人工智能设计开发工作和网络爬虫一些智能算法应用,结合自身体会攒了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首先对于一部分人可能存在误区:一提到人工智能就想着机器人。其实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机器人有时候是人形,有时候不是,但是人工智能自身只是机器人体内的电脑程序。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而且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下面从人工智能的进化历史、基础算法、现状与未来这三方面来做介绍。

一、进化历史

公元前536年,模糊逻辑的历史始于释迦牟尼和佛教,常常用浓淡不同的灰色来描述事物。

释迦牟尼和佛教,常常用浓淡不同的灰色来描述事物

公元前382-322,亚里士多德可能是第一个研究人工智能概念的人。他曾经试图解释和形式化演绎推理,并称其为三段论法。

1235-1361年,Ramon Llull发展了一个巨术(Ars Magna)试图乐观地建造一个由一组轮子组成的机器,并且假定该机器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

1646-1716年,Gottfried Leibniz曾推论存在一个通用的代数学—微积分学,它可用于表示一个演绎系统的所有知识(包括道德真理)

1871-1936年,诗人Engene N Marais在他的关于猿和蚂蚁社会行为研究中对群体智能做出了某些最早和最重要的贡献。(请参看《白蚁的灵魂》和《猿的灵魂》)

1950年,阿兰●图灵发表了他的计算机智能测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在该测试中,提问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提问,如果提问者不能分辨出回答问题的是计算机还是人,则计算机被认为具有智能。

阿兰图灵发表了他的计算机智能测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

20世纪80年代Hopfield、Hinton、Rumelhart、Mclelland等发表的划时代的出版物《神经网络》,开启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爆发式的发展。

1996年,IEEE神经网络会议上,更新了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如何使计算机能做人类正在做的事情并做的更好。

二、基础理论

现今,人工智能以应用到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中。其实人工智能的核心并不神秘,它是由一堆相对复杂的数学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组成的。计算智能的经典算法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

(1)人工神经网络:是模仿人类大脑的复杂的、非线性的、并行计算模式而发展出的。人工神经网络已被广泛应用到:疾病诊断、语音识别、数据挖掘、音乐创作、图像处理、预测、机器人控制、信用认证、游戏策略策划等领域。

人工智能

(2)进化计算:是模拟自然进化的过程,其主要概念是适者生存。自然进化的其他方面也被进行了建模。例如:大规模灭绝和分布式(岛屿)遗传算法、还模拟的群体迁徙机制、免疫学用于研究病毒的进化和抗体反应如何进化以杀死病毒。进化计算已成功应用到:数据挖掘、组合优化、故障诊断、行程安排等领域。

(3)群体智能:是通过对群居生物研究,提炼出的高效优化算法和聚类算法。比如:成群的飞鸟群和鱼群,在不可预测的高速飞行或游动中,每个成员依然能保持安全距离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整个队伍不会发生阻塞。还有蚂蚁在搜索距离食物的最短路径分泌信息素并建立并由每只蚂蚁增量的共同建立起了最合理的活动路线系统图。群体智能应用于:交通系统优化、网络路由优化、图着色、日程编排等领域。

群体智能

(4)人工免疫系统:提起它需要先说说自然免疫系统,人体的自然免疫系统会自动辨别进入体内的外来细胞(称为抗原),当免疫细胞遇到抗原时会自动记住它们,并尝试将其快速消灭。人工免疫系统是基于自然免疫系统的建模,主要用于求解模式识别问题,做异常检测和计算机病毒检测。

人工免疫系统

(5)模糊系统:传统的判断是二元的,要么满足条件要么不满足条件只有两种可能性,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而模糊系统是允许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结果,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应对方式。模糊系统已成功的应用到:车辆齿轮传输和刹车系统、机械控制、家用电器、交通信号控制等领域。

三、现状与未来

随着近些年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全球计算机网络的飞速提升,人工智能又将进入爆发发展的阶段。现在市面上各种打着人工智能噱头的产品横行,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服务等等。

人工智能有强弱之分。弱人工智能是指某些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这些机器可以高效的替代人类的一部分工作。人类确实掌握了弱人工智能,并广泛的应用到生成生活中。强人工智能是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目前人类还做不出任何一个真正的强人工智能。

其实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那些经过商业包装过让人感觉神奇的人工智能设备只是按照预定的程序算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苦工而已!虽然很有价值但是我们不要神化、不要崇拜、不要盲目信任。比如糟糕的团队和程序猿因为代码没写好,程序出故障了,造成了可怕的灾难:停电、核电站故障、金融市场崩盘等等,这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演化需要一个对人工智能开放的智慧共享系统,这个开放的智慧共享系统提供通用的提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接口API,人工智能在独立探索学习后通过互联网进入智慧共享系统中,遵从API约定的格式去交换数据,丰富智慧共享系统的同时又改善了自己的算法和增加了更多解决方案。这样就完成了人工智能从整体到个体逐渐思考、进化的过程。

人工智能从整体到个体逐渐思考、进化的过程

强人工智能技术一旦成熟,可能标准着人类社会走向终结。为什么呢?
(1)几百年甚至千年前的经典著作拿到现在来看依然感觉经典,因为我们人类的思想和本性的进化是缓慢的,精神文明进化远远滞后于科技和物质文明的。人工智能的思想进化不存在这类问题。
(2)人类的本性里面充满贪嗔痴欲望和大量非理性的情绪。人工智能没有生物肉身、可以没有情绪化,所以工作效率更高更稳定。
(3)人类进化的动机更多的是为了让人类族群能更好、更舒适、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下去。人类的科技成果很多会间接地让人类变得更懒于运动、懒于思考。最终导致只有极少数的人掌握核心科技,而绝大多数人享用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躯体变得懒惰大脑又停止了持续进步。人工智能的进化动机是为了更好、更有效、更合理的工作,而且智慧是共享的。

人类进化的动机更多的是为了让人类族群能更好、更舒适、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下去

基于以上三条的此消彼长鲜明对比,人类很可能最终沦为社会中可有可无的生物,像宠物一样完全被人工智能所控制。电影《黑客帝国》里面的情节很可能就是未来发生的事情。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比尔盖茨、霍金等名人都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的原因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进化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有更悲观的人说:人们想的太远了!强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人类命运已经注定灰暗。大家怎样认为呢?

原创文章,作者:大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razytop.cn/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