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我们分享一个劳力士的手动款式——切利尼。切利尼可能是最不像劳力士的劳力士,因为它既没有蚝式表壳也没有红轮自动,还都是皮带,但是这个系列却是劳力士里面一个重要的分支,因为切利尼王子型出过透底款式,我们常见的劳力士手表只有这个系列可以见到透底款(其他的系列我也有自己改装的)。时至今日,还有新款切利尼推出,自动机芯,还有月相款。
后盖的膜还没有撕掉。
表扣也是金的
今天我们分享的切利尼是一只手动上弦的老款,公价应该是58500¥,直径34,18K金表壳,手动上弦机芯。
这个表的把头防水方式和万宝龙的常见表款相似。这种防水日常使用中要尽量避免接触水汽。
后盖里面的刻字和打磨。
1602手动上弦机芯,无天文台认证,4方位调校,20钻,机芯直径不大。
大家注意这面机芯打磨很普通对吧,就像日本表那样不值一提,但是接下来看另一面:
注意表针,还有点轻微氧化,所以这个表我们就当他不防水一样去佩戴。
机芯主夹板这面进行全面的打磨,鱼鳞纹打磨很均匀。
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拉档部分很像我们常见的哪个机芯?
擒纵轮上面和下面都有特别保护。
夹板拉丝处理,边缘倒角精细,所有的夹板包括摆轮夹板和外桩以及螺丝也都进行了打磨倒角。
细看机芯的KIF避震,之前的劳力士很长一段时间用的都是这个避震。
摆轮用的是螺丝砝码无卡度游丝,两个砝码微调。但是没用宝玑上绕游丝,而是平游丝。
摆轮下面的主夹板还是鱼鳞纹打磨,连擒纵叉夹板也做了打磨。
擒纵叉特写
主夹板反面似乎有轻微的鱼鳞纹打磨痕迹。
主夹板鱼鳞纹打磨。
轮系布局明显与常见的ETA不同,与劳力士3135很像,就是没有了中心轮夹板,这样机芯可以更薄一点。
劳力士的发条不错,铜质合金条盒很精致。从1570那篇文章中我就觉得劳力士发条做工用料都很厚道。这个和一个技术大咖聊过,他也觉得劳力士发条做工和耐用性都很棒。
擒纵叉工艺不错
齿轮用料做工和做工都很好,打磨风格很像德国表。
讨论: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没有过多的介绍这个切利尼系列的来历,致敬哪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位艺术家。但是我们可以聊聊这个表的价值。比如,如果你需要一个小尺寸的,手动上弦的,档次和牌子都够,自产机芯的,相对耐用的,还要金表,壳子不被掏空的,还要皮带正装表,那么选这款切利尼岂不美哉~~~
这个切利尼的1602机芯尺寸不大,而且还是传统类型的机芯,没有硅游丝,长动力那样的新材料新科技,也没有像pp215那样的打磨,但是这个1602机芯做工和设计还是相当严谨厚道的。
虽然看到的地方打磨很普通,但是深看细看之下还是能发现一些惊喜的。另外,无卡度游丝,砝码微调,用料厚道的齿轮,加上实心的K金表壳,这个劳力士切利尼还是对得起他的价格的。只是它的防水不像其他的蚝式表壳的劳力士那么,这一点日常使用中还是要注意。
这个切利尼比较少见,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属于小众。手动上弦,小尺寸,在现在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是像我和很多手头手表比较多的人,肯定绕不过要买一个手动机芯的手表的。这两期我们都分享手动机芯的手表,下期我们分享我朋友圈说过的,由STOWA公司提供的手动机芯手表,感兴趣的表友不要错过啊!
原创文章,作者:蝈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razytop.cn/6124/
评论列表(2条)
这款切里尼擒纵轮上的避震好熟悉,一查,和Grand Seiko9F石英机芯上那个一模一样
@eroica2007:对这种避震比较常见